![]() |
【引言】礼乐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礼乐教育是儒者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一向重视礼乐教育的内在依据,孔子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说法,认为礼乐教育的目的是彰显仁道,仁是本质,礼乐是手段。孔孟之间的儒者则立足于战国初年流行的自然人性论,说明礼乐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途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及《礼记·乐记》。鉴于两者的思想多有一致,本文拟以此为中心,探讨儒家自然人性论与礼乐教育的关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