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式经济模式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启示

中式经济模式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中国经济有一套特有的经济运行模式,这套模式对于中国经济不同主体的科技创新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将首先证明中国经济模式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参与者如国有企业以高度协调的方式参与市场,在此间有不同的政府机构来协调这些企业的活动;同时,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企业以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来参与经济。我们认为这个框架可能会解释不同类型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我们的预测是,协调型市场经济的企业往往有渐进式的创新,以补充它们现有的技术,而自由市场经济的企业往往有激进式的创新,产生与现有的存量有很大不同的技术。
【关键词】资本主义多样性;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模式;技术创新模式
引言:

【引言】政治经济学的文献已经讨论了许多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制度架构,使得架构内的多种制度相辅相成。互补性的制度架构可以构成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使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不仅来自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自然禀赋,还来自其相辅相成的制度架构。一方面,在如德国这样的经济体,我们看到的互补性制度的例子包括银行和制造商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企业和工会合作发起的技能培训项目,有利于劳资双方集体协议的法制环境,等。另一方面,在如美国这样的经济体,互补性制度的例子包括金融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不带个人色彩的关系,强调通用技能训练的教育体系,以及敌视集体协商的政治气氛。不同的制度互补性使一些国家在某些经济活动中能比别的国家做得更好。由于在过去三十年间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最近几年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的经济增长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以这么快的速度增长这么长的时间”, 在转变过程中数亿人口的生活被改变了。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经济的制度基础,我们将可以以更高的精度来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本文应用了资本主义多样性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拿中国模式与两种主流的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型市场经济相比较。认为在中国践行的这套独特的经济模式已经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参与主体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在中国,协调型的市场经济主体其创新往往是渐进式的,增加了它们现有的存量技术,而自由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主体往往有激进式的创新,产生了不同于现有存量的技术。原因就在于互补性的制度在不同的经济模式下导致不同的企业根据其关系与地位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创新路径。

作者:
周强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