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明末清初乃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大变动时代,其时俊彦豪杰之思想与学术因应于时代激变而陡具活力与创造性,涌现出一批因承传统而又自成一格之名家。这些历验世变之名儒,不仅其本身学说承载明清学术思想转型之事实,为中国学术思想演进之结果与见证,更因其本身具有的多重价值而不断引起后代学人关注与层递阐释,形成脱离于其原本时代而归附于阐释者时代的另一种学术思想资源,由源及流,可谓构成这一较长时段中国学术创新、文化发展的大线索与脉络。毛奇龄即为典型案例之一。毛奇龄治学多方,其本身学说皆与当时之学术大走向有关,自然引起学人之注意。晚近学人对于毛奇龄学说之阐释不少,主要从理解毛奇龄学说本身出发兼及毛氏对于清学影响之途径与面相。扼要而论,大多论著对于毛氏学说之理解独重其经学成就,倾向于将毛氏描绘为清代经学或汉学之开山前导。虽有一定文字以为不可忽视其理学尤其是阳明学的立场,又多是在承认其经学路径为主的前提之上①。事实上,这与毛氏本身学术宗旨恰恰相反,而多是后世学人尤其是阮元、焦循以来学人层累叠加的时段认识。前人讲究辨章学术,重在考镜源流,不仅包括寻溯源本,自然也应探知流变。故本文主要不在就毛论毛( 即使论及亦只从毛氏学术之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 ,乃有意将毛氏学说本身认识与后世不同时段、不同人物、不同立场角度之诠释相区分,而又将其视作毛氏学说在不同时段内延续之完整生命。如此,不仅有助厘清毛氏学说之本意及后世认识之演化迁转及其意涵,也可借此显见晚近学术演进之过程、面相及精神,以此勾勒较为完整的学术史图景。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