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Axial Period) ,无论是中国先秦的哲人还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们中的多数人高贵地秉持着“幸福主义”的道德哲学。尽管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千姿百态甚至大相径庭,但在古代文明奇迹般的灿烂时期,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低级的善应当服从于高级的善,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以自身为目的,是最高的善; 原始儒家以“孔颜之乐”、“君子之乐”奠定中国千年的德性幸福传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幸福成为传统社会所尊崇的理想典范。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高歌猛进,工业生产、世界市场、互联网络、数据信息等伴随着民主政治、意识形态蓬勃发展,仿佛从天上降下、地上冒出的生产力制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一种毫无节制地占有、消耗财富与资源的价值观应运而生———“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制造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幻象,把财富占有、物质享受、消遣享乐视为人生最高目的。整个世界迈入消费主义全面取代幸福主义的“经济人”时代,浮华的盛景与深重的危机并驾齐驱,一方面是古典德性幸福的衰颓与困境,一方面是当下消费主义的隐患与空虚。“经济人”还是“道德人”,抑或是“理念人”? “生活何以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些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一次次卷土重来。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