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人文杂志 > 比较诗学的学科价值理念与方法意识

比较诗学的学科价值理念与方法意识

人文杂志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近年来,在文艺学研究中,从对中国文论"失语"的忧虑,到文艺学学科边界的讨论,在深层次上,则正是由于多元文化与科际整合,使学术研究不断冲破以往学科边界封闭性圈定的必然表现。比较诗学研究作为一种在21世纪现代汉语语境下,对于中西文论互阐的研究趋势、研究路径,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成功的比较诗学研究,是学术研究顺应和适应时代的突出表征,它不可回避地被置于多元文化因子的交集之中,而打破僵化的学科边界,具有敞开性、汇通性的品格。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和反思诸如以价值理念支撑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有效性,摒弃僵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及"配对子"式的"诗学的比较"等一系列问题,以期实现人文学科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时代语境下所展开的追问普遍性原则的汇通性研究。——编者
【关键词】 比较诗学研究; 比较文学; 文艺研究; 价值理念; 跨文化比较; 学术研究; 现代性; 研究范式; 比较研究; 参照系;
引言:

【引言】比较诗学, 如果不考虑其复杂的学科历史叙述, 而只是从当下的研究重心去加以简略表述,其实也就是从跨文化和国际性的学术视野去展开的, 有关文艺理论问题的专门性比较研究。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研究的核心差别, 主要就在于其特有的“跨文化”立场和从事比较研究者的“多语种”和“ 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一个理想的比较诗学研究者, 尽管有着命运赋予他的特定文化血统和知识背景, 但是在研究的立场和视野上, 却始终应该是尽量超越其上的。它需要从多边文化、多种理论和多重参照的立场去审视和判断有关的文学理论问题。他虽然难以真正做到所谓的价值中立, 但是, 却应该能够做到时时的反省自身和倾听他人。这种学科理念在当代中国文艺研究领域的出现和发展,正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文艺研究的现代性超越和世界性融入的趋势。

作者:
陈跃红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