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长期以来,鲁迅研究界为了鲁迅的个体信仰问题争论不休,大家比较关注前期鲁迅究竟是一个尼采主义者还是人道主义者?后期的鲁迅究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民主主义者?鲁迅逝世已经70余年,学术界迄今也没有盖棺论定,给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不过,不管学术界在探讨前后期鲁迅的思想时怎样有分歧,一个前提或共识却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那就是终其一生,鲁迅都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这里所谓信仰,不是指狭义的宗教信仰,也不是指宽泛意义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是指一种贯注着个人生命体验与情感态度的人生信念。正因为鲁迅本身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所以他在几十年的文化思考与社会批判中,一直比较关注信仰问题,譬如信仰的由来与效应,国民信仰的历史、现状和特点等等,鲁迅都曾有过相当深入与透彻的分析与阐述,尤其是关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鬼、神、传说等地方民间信仰的论述,鲁迅杂文中更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旁征博引,脱口成趣。研究者们对此多有发掘、整理与阐述,但在这些阐述中,鲁迅关于宗教、鬼神、信仰问题的观点,要么归结为鲁迅科学意识的建立,要么归结为鲁迅对民间文化的爱好等等,都只是将这些思想资料看作鲁迅精神世界中略带神秘性的个体意识活动。本文认为,鲁迅的这些观点与思想资料,应该或必须从国民信仰建构的角度来思考和发掘其意义与价值。突出了这一点,也就能够发现鲁迅的这些思想资料与20世纪中国社会改革的密切联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