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试论日本“锁国”政策对19世纪以前日俄关系的影响

试论日本“锁国”政策对19世纪以前日俄关系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日俄之间的南千岛群岛问题是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往往领土问题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南千岛群岛问题也不例外。17世纪以前的俄罗斯还是一个领土只限于欧洲的国家,正是从这一时期起,俄罗斯开始奉行向远东扩张的政策,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却开始执行锁国的政策,寄望通过把自身封闭起来以免受来自外部世界的侵扰,从而完全忽视了俄罗斯进入远东这一足以影响东亚格局的重要动向。正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外交理念,为19世纪前日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同时也为两国间的南千岛群岛问题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日本;俄罗斯;锁国;漂流民;日俄关系
引言:

【引言】近年来,日俄之间的南千岛群岛问题作为当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热点,日益受到我国学者的瞩目。日俄间的领土问题看似肇始于1855年两国签署不平等的《日俄友好条约》所划定的国界[1],但实际上条约的签订非但不是问题的开始,而且恰恰相反,订立条约正是由于两国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遭遇瓶颈,最终彼此做出调整的产物。所以要探寻日俄领土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回到日俄两国发生接触的源头,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来对此问题进行梳理。17世纪初,本来作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开始逐步向远东扩张。到彼得一世时期,俄罗斯谋求建立横跨欧亚大陆帝国的计划已成为其既定国策。正是在这种不断向远东扩张的活动中,俄国主动试图与日本进行接触。此时的日本却还沉湎于通过“锁国”所建立的“小华夷秩序”中,对外界的情况不闻不问。可以说正是双方“锁国”与“扩张”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决定了在之后百余年里日俄关系的长期走势。因此对日本“锁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评析就成为研究早期日俄关系最重要的课题。

作者:
李若愚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