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研究:直面社会与经济双重困扰

中国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研究:直面社会与经济双重困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人口是建立社会与经济之间联系的中介变量,人口空间分布又是全球性问题。当代中国,移民作为城市化的结果,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在人口、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则是人口城乡和区域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层面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演化内生于人口数量和结构转变; 在空间视阈下,人口地域分布适宜性包括城乡和区域两方面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事实,发现时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作为第一人口大国,谋求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之基础,中国人口与发展再次行至十字路口,人口研究不能刻舟求剑; 其不仅是重大学术性命题,更是社会、经济性实践难题。研究分析需要立足中国实情,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是人口转变和空间分布,主题是人口、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建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理论体系。
【关键词】人口分布; 城市化; 人口数量; 生育水平; 人口转变
引言:

【引言】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地域分布失衡长期存在。在过去60 余年里,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基本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发展转型。概述而言,对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以的评价是“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工业发展转型的目标设计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即“转变发展方式”) 。回望过去,中国长期致力于推进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分治格局下,不同尺度空间的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进入21 世纪,和谐社会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处理就成为挑战中央政府智慧的重大现实难题。人口生育控制余音未了,城市老龄化问题兴起。从长期性看,老龄化作为一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固然需要重视和解决,但人口转变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难题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各界关注度的持续升温,众说纷纭却掩盖了人口发展的真实内涵,也即人口转变的合理速度,以及与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适宜人口规模。人口的多寡判断并不只是看总量,更要看总量背后的结构失衡和增量变化,空间分布的时空演变本身就孕育于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生产与调整不能与经济发展治理相提并论,经不起大起大落式的增减变动和折腾,探求适宜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中国人口转变提速形成了数量和结构的重叠区域,人口与经济地域空间失衡加剧,从单一性转化为复合性———增长变为集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为一体[1]。因此,将区域和空间概念植入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大讨论,有助于我们去发掘其中的种种有利或不利的失衡。

作者:
周靖祥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