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当代的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令世界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已获得充分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受到了各国的关注,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奇迹,金融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金融发达的欧美日等国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尽管如此,中国仍在不断努力发展金融业,对于几个重要的金融城市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力争创设区域甚至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目前,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上海、深圳等城市亦是国家的重点培育目标,能否或者需要多长时间将其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或国际金融中心,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价值,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1]指出,由于顾客的习惯行为或者简单惯性作用的存在,国际金融中心建立以后会表现出生存的巨大潜力。Gehrig[2]将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归纳为几个方面,比如支付机制的规模经济效应、信息溢出效应和市场流动畅通性。Choi等[3 - 5]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14个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变化以及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城市吸引力主要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银行数量以及与其他经济体的经贸联系,如资本的跨境流动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Poon[6]归纳和分析了20 世纪80 代后金融活动规模快速扩张的原因,指出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跨国投资的活跃性增强、金融管制的适当放松等使国际金融中心间的差异化趋势显著提高。苏立峰、雷强[7]利用五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数据,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经济增长情况、国内管制程度、国内要素供给和成本等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他们在具体方法操作过程中过于主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