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技术效率影响要素研究

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技术效率影响要素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国内主要集装箱港口企业技术效率变化,研究集装箱港口设备、泊位、人力等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以及港口所有权结构、经营规模、人才比例及港口所在地外贸发展等外生性因素对集装箱港口相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设备投入对港口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高于泊位、人力等其他投入要素; 港口企业股权结构、经营规模、外贸依存度等外生性因素对港口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国有性质的集装箱港口企业平均技术效率明显低于合资和外资集装箱港口,而港口企业高素质人才没有表现出对技术效率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效率; 投入要素; 外生性因素
引言:

【引言】中国集装箱港口在国际集装箱市场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1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 64 亿TEU,在2005 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15. 79%。大幅上涨的集装箱吞吐量对中国集装箱港口技术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国内各沿海及内陆地区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探讨投入要素和外生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思考未来提升集装箱港口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向。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使用前沿分析方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 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对港口生产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国外学者Cullinane、Wang、Song[1]以DEA 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欧洲集装箱港口的效率。Hung、Lu、Wang[2]采用DEA 法分析了亚洲31 个集装箱港口的运营效率。Gonzalez、trujillo[3]以17 个西班牙港口1990 - 2002 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SFA 方法研究了西班牙集装箱港口的效率。国内学者李兰冰,刘军[4]等采用DEA - Malmquist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两岸三地主要沿海港口进行了动态效率评价。罗俊浩、崔娥英[5]等采用DEA - Malmquist 指数方法分析了2003 - 2008 年中国集装箱港口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及其构成变化。罗俊浩[6]采用SFA 方法对中国沪深2市9 家上市港口的运营效率进行了测度评价。以上文献主要分析了港口技术效率的变化,部分探讨了投入要素对港口生产运营效率的影响,但很少从影响港口技术效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外生性因素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
邓蕾;唐沙沙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