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是其主体性资源。教师绩效是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认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1],只有对高校教师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有效地调控、引导教师的行为,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2]。同时,教师绩效的科学评价更对高校在实施教师聘任制度及深化改革方面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的设定,还是评价方法的选择都会受到被评价对象的类别与层次的影响,此外,与高校的发展战略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实践越来越多。国外学者对教师的评价理念,逐渐从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过渡[3]。不同学者根据其所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侧重角度,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国对高校教师评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正的、可具操作性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4]。因此本文尝试从分类、分型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绩效进行评价,并以中部某高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教师绩效评价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一些参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