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与社会: 后危机时期的制度变革—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模式

国家与社会: 后危机时期的制度变革—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现代社会中生产社会性与资本分散性这一对矛盾是导致周期性社会经济危机反复出现的主要根源,国家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集权”抑或“分权”的应对策略,在客观上又为下一轮危机的来临埋下了伏笔,如此以至于循环。基于这一背景,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与分析方法,推导出适应各改革阶段的最优化制度安排并加以论证,同时结合中国近30 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为未来新一轮制度变革提供方法论指引。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社会经济危机;制度变革;新制度经济学;中国模式
引言:

【引言】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曾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固有矛盾,在现代语境下则可理解为“生产社会性与资本分散性”的相容问题。具体来说,分散的资本虽有助于各自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但极易诱发整体生产的无序性,加剧贫富分化与结构失衡; 与此相反,集中的资本尽管有效强调了社会生产的协调性,然而却以整体决策湮没了个人选择,终而造成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1]。为应付上述问题, 18 世纪以来的各现代国家均规律性地表现出“从集权到分权再到集权”的行为特征,而其中的内在悖论则为周期性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出发,运用委托代理的模型框架,推导出适应改革各阶段的最优化制度安排,并通过集体行动、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对之加以论证,最后借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案例,旨在为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的制度改革攻坚提供方法论指引。

作者:
陈庆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