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其创作理念与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影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观众对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与感受虽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但解说词的本质仍属于文字。因此,必须在纪录片制作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说词的创作。传播学理论中的“5W 模式”为我们分析解说词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此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为例,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与总结。认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以影视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不仅需要对纪录片的受众定位与传播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具有一定的拍摄与剪辑意识。
【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声画结合;传播学
引言:

【引言】2000 年以来,世界纪录片的发展进入黄金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全面回归社会并步入市场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纪录片声音元素之一的解说词,也在随着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画面时,诉诸于听觉器官的一种文字语言,是作者理性思维的直接外化。

作者:
佟延秋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