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始于1988 年,迄今为止,其作品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著名翻译家葛浩文、陈安娜、藤井省三、吉田富夫、尚德兰、诺埃·杜特莱等对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莫言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海外影响力,究其原因,得益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世界因素,他将中国传统写实和外国魔幻主义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艺术地展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的复杂内涵,其标志性的莫氏风格成为广大海外读者了解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特有的民族性与真实性的融合,使其成为海外读者透视中国人心灵的一把钥匙;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知名电影后引发的再阅读,也为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疑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中的影响与地位。
【关键词】莫言;海外;传播;接受
引言:

【引言】莫言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异军突起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出现给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不同于以往的新鲜血液。回顾莫言20 多年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作品有很多共同点: 题材以展现农村故事为主,情节曲折,语言颇具中国乡土特色却又时刻凸显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他将中国本土的文化内容用西方的描写手法表现出来,糅合了中国乡土小说和外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使得国内外的读者都能够从小说的描写中回归到真实壮丽的近代中国。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莫言获得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一样:“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一显著特点成为他获得众多读者关注的重要原因。作为中国当代文坛极具活力的一位作家,莫言的创作不仅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荣获了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是作为首位获得诺奖的本土中国人而享誉国内外。

作者:
郑娜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