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古代乡村初等教育供给制度解析

中国古代乡村初等教育供给制度解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中国古代乡村教育的供给制度有着独到之处。由于财政能力的限制,国家虽然有强烈发展教育的愿望,但并不负责农村初等教育的提供。它通过科举取士等办法,给社会及个人一种强烈的导向和刺激,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的提供当中。在这种制度框架下,总体上形成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良性互动,并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均衡与激励相容等基本制度设计原则,对当前所进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乡村教育; 私学; 乡村士绅; 城乡教育一体化
引言:

【引言】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教育文明,在教育成就方面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这种成就的取得,并非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普及造就的。中国古代的官学体系只是延伸到县一级,而县以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都是由民间来完成的。在以农业为根本,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办学,广大的乡民子弟又是如何对学校教育趋之若鹜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虽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仅就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教育提供方面的良性互动而言,却是其它各个历史时期难以比拟的,其所体现的制度设计原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作者:
杨卫安;邬志辉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