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物质流分析是在社会代谢论的基础上,定量描述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度量输入、输出以及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存量,客观反映经济系统的代谢规模———物质吞吐量的一种分析方法[1]119 - 126。通过追踪物质从自然界开采到进入人类经济体系,并经过经济活动在各种人类社会阶段中移动,最后回到自然环境中的整个过程[2]41 - 57 ,物质流分析既能反映经济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又能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是衡量经济可持续性的有效分析工具之一[3]47 - 52,[4]507 - 519。当前学界在国家宏观尺度上对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在省级层次研究尚为缺失[5]163 - 171。物质流分析研究的理论支撑是质量守恒定律,主要研究环境与经济系统间的基本关系,形成了“经济与生态关系”及“物质流动”等基本模型,这些研究强调物质流动的循环与守恒特征,但忽视了物质流动的时间属性[6]75 - 76。因此,以时间滞后为切入点,研究物质流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物质流管理与建设有新的视角和意义。发展西部经济是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甘肃省作为我国第一个被列入循环经济试点的省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模式的宝贵实验地。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期望能够通过对该省的物质流分析及计量经济分析,探讨物质流时滞对物质流效果的影响,进而服务于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实践。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