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汇聚了强大正能量。《决定》指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这是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研究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破解农村发展之策。当前,“空巢村”农民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一种特殊群体,一定程度上被遗弃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如何让“空巢村”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拟对“空巢村”的农民问题和新型农民培养作初步的探讨。所谓“空巢村”,是指一些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永久性或暂时性地向城市迁徙,致使许多村庄常住人口数量锐减,在农村固定居住和生活的大部分是老幼妇孺[2]49 - 53。当前,我国空巢村已普遍存在,并且,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日趋严重。在国外,空巢问题早有存在,对空巢家庭的研究也有很多,主要分析空巢家庭形成的原因和空巢养老问题。如,Burgess Ernest 和Locke Harvey 探讨了家庭的成员构成,老年人经历“机构到友伴的转移”。[3]8W. J. Goode 认为家庭不断在演变,今后的趋势逐步发展成夫妇式家庭[4]18 - 22。正因为空巢家庭的出现以及空巢问题的存在,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将社会保障工作的政策和配套设施建立得比较完善。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