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从《塞斯的学徒》看诺瓦利斯的三阶段论

从《塞斯的学徒》看诺瓦利斯的三阶段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诺瓦利斯采用浪漫派最常用的三阶段模式结构来构思《塞斯的学徒》这部小说,无论是小说中的学徒还是童话中夏青特的成长历程,都经历了从原初的自然统一,到人与自然的分裂状态,再到更高意义上的统一的这样一种三阶段模式。小说影射的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诺瓦利斯通过浪漫化和诗意化的手段将个体与整体的发展表现为一个沿螺旋状上升的运动。
【关键词】《塞斯的学徒》; 浪漫; 诗意; 童话
引言:

【引言】作为德国早期浪漫派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诺瓦利斯( Novalis 1772 - 1801) 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德国浪漫主义文人的精神世界。深入解读诺瓦利斯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深刻地体会18 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社会状况。用威廉·狄尔泰( WilhelmDilthey) 的话说: “诺瓦利斯在他独有的光底下向我们展示一切事物。”[1]222《塞斯的学徒》( Die Lehrlingezu Sais) 可以说是自然哲学小说的代表作。小说的手法与寻常的叙事型的风格迥异而更接近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这部小说也可以称为“诗化小说”。正如冯至所说: “作为一个诗人,诺瓦利斯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写诗,而是更多地企求把科学和世界加以诗化。”[2]诺瓦利斯在小说创作中常常引入童话作为自己的浪漫化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 “童话犹如诗的法则,一切诗意的必定是童话的。”[3]493《塞斯的学徒》主要涉及到各种认识自然的经验之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小说主要以谈话的形式展开情节。谈话者从不同的角度( 哲学、物理学、神学或诗意) 来阐述自己对自然的看法。谈话虽然充满了辩证性,但却没有针锋相对的辩论和批判。小说的两个部分———《学徒》和《自然》,均按照三阶段模式来层层递进地构思,这一构思启示于《圣经》中人类经历的“伊甸园- 尘世- 天堂”三个阶段。在小说中,三个阶段大致相当于“统一- 分裂- 再统一”这样的外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历程。

作者:
曹霞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