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工商会馆作为行业、同乡联络乡谊,洽谈工作,业务往来接待的场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类会馆的建筑不同于一般民居,又与官式建筑存在差异,① 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会馆建筑选材用料大多较为奢华,从留存下来的会馆建筑中可以看到当时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工匠的身份地位以及所获得的报酬也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本文利用聊城山陕会馆碑阴的碑文资料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另外,会馆多是由商人、商号出资修建,由商人捐银(钱)作为会馆修建、修缮费用,这部分的变化情况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经济方面的相关问题。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