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产业集群作为专有名词来源于英文中的Industrial Cluster,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1],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使得持续了一百年来对产业集聚的关注重新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产业相关的公司,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2]。产业集群概念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受到生物学的启发,集群的名词最早为生物学家所使用,用来解释及描述自然界中同种、异种生物集聚于特定环境的现象及其共生关系,产业集群是借用了生物学的隐喻解释产业上特殊的空间集中现象;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地理对于产业集聚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3]。在马歇尔对集群创新的开创性研究之后,大量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对产业集群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包括产业区、集聚经济、新产业区、创新环境、创新网络等不同的理论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了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集群创新研究中。为了及时有效地总结各类研究的成果,迄今有关集群创新的评述实有不少,然则大多侧重于对产业集群内企业行为、创新环境、集群生命周期等方面的评述,在有关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方法评述上的探究却形成了缺口。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