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与古典经济学家的企业成长思想相对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的有关理论,被称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其代表有彭罗斯的企业资源成长理论,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某项关键职能出发来定义企业的成长,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有安索夫的战略成长论、德里克的经营成长论和钱德勒的管理与技术成长论[1]。虽然以上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是从他们的演进脉络来看,大致可以将企业成长的研究划分为两类:即企业外生成长论和内生成长论。在企业外生成长论方面,大多数学者阐述了规模经济、产业组织以及交易费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规模经济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亚当·斯密将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作为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并利用分工导致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查理斯﹒芭芘吉认为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出现提升了专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规模收益的取得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而专业化的协作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同样,马歇尔继承了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这个古典观点,但是他区分了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和源于企业间交互作用的外部经济问题,认为企业要想获得成长,需要同时处理好企业内外的经济问题。在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乔·贝恩提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在贝恩看来,企业的成长是由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所决定的,然而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企业成长的本质。在贝恩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产业组织差异对企业成长与绩效的影响。在交易费用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方面,科斯和威廉姆斯认为企业成长是节约因市场摩擦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的结果。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把企业的行为和成长绩效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如给定的技术、成本结构、市场情况、初始条件和机会等,但忽视了交易效率的影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