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不同产出缺口界定与估算的新方法:一个结构性表述

不同产出缺口界定与估算的新方法:一个结构性表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效率产出缺口、自然律产出缺口以及基于劳动力市场的GGL 产出缺口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结构方程方法估算的产出缺口与基于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估算的产出缺口。研究发现,由于结构方程方法完整的反映出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而使得对于产出缺口的估算而言,结构方程方法可能优于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
【关键词】效率产出缺口;自然律产出缺口;GGL 产出缺口;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引言:

【引言】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将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与之相关的产出缺口也成为评估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重要指标。在已有的研究中,通常将产出缺口界定为实际产出(Actual Output)与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之间的差额,并且这一界定广泛应用于使用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对产出缺口估算中。而经典经济学关于产出缺口的界定主要包括两类:(1)效率产出缺口,即实际产出与完全竞争市场(包括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下的产出之间的差额;(2)自然律产出缺口,即实际产出与弹性工资与价格下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出之间的差额。显然,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无法对此进行细分。另外,单变量或者单方程方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1)从理论的角度看,单变量或者单方程方法无法反映政策机制变动引起的经济主体预期的变化及其对于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因而,这一方法在估算过程中可能遭遇“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2)从估计方法的角度看,单变量或者单方程方法在估算产出缺口的过程中依赖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产出”,因而在估算过程中通常假定潜在产出是关于时间的一个平滑函数并且可以采用统计趋势进行有效的逼近[1]45-46,[2]9-10。但是,与之相对的是,现代经济周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均表明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短期中外生冲击引起产出的剧烈波动。因而,单变量或者单方程方法估算出来的产出缺口可能并非真正意义上产出缺口的有效代理变量[2]17-18。正是由于以上不足,已有的研究如郑挺国与王霞等研究均认为单变量方法如HP 滤波法所获得的产出缺口几乎不可靠[3]141。当然,由于单变量与单方程方法的不足,研究者开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即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即DSGE)模型估算产出缺口,较早提出这一思路的是Adolfson 等学者[4]。Galı 等人则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扩展[1]48-49,[2]17-18,针对“潜在产出”估算中存在的不足,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缺口的产出缺口。与已有的产出缺口估算方法相比,这一产出缺口估算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均可直接观测(本文将这一缺口称为GGL产出缺口)。这些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已有产出缺口估算方法的改进。

作者:
陈利锋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