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孝道与唐代官吏

孝道与唐代官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唐代通过科举制度,强化了孝道作为官吏选拔任用的标准,并通过政策法规等措施激励官吏做孝道表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代官吏的道德素养。唐代官吏大多数不仅躬行孝道,而且积极劝导百姓行孝,使得“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策得以更好地贯彻,强化了整个社会的行孝之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唐代;孝道;官吏
引言:

【引言】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汉代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皆标榜以孝治天下。唐代统治者概莫能外。唐代帝王多次下诏敕倡导孝道。唐高祖在《旌表孝友诏》云:“民禀五常,仁义斯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自古哲王,经邦致治,设教垂范,莫尚于兹”①。武则天在《臣轨·序》中说:“然则君亲既立,忠孝形焉。⋯⋯奉国奉家,率由之道宁二;事君事父,资敬之途斯一”②。唐玄宗的《令郡县采奏孝弟诰》云:“至和育物,大孝安亲,古之哲王,必由斯道”①。从这些诏敕中可以明确看出,唐代帝王视“孝”为人们全部道德的基础、决定家庭和谐国家稳定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如何将这一治国方略贯彻好,关键在官吏。官吏是施政的主体,能否将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在社会上推行,需要各级官吏的执政实践去实现。考察唐代的孝治状况,有必要就唐代如何将孝道贯彻于吏治之中,又是如何通过官僚制度来推行孝治等问题进行讨论。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作者:
季庆阳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