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冗余现象 (redundancy) 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固有特征,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信息差异的表现之一。它同语言的经济原则相对立,又会反作用于正常的信息传输,造成信息损耗,降低语言使用效率。我们要提高语言使用效率,就需要避免冗余。如果没有冗余,语言便缺少丰富性,就难以担负起传递社会信息的功能。冗余与经济原则反映了语言的同一性和矛盾性,两者相互制约、调节、补充,从而推动语言交际活动的发展(唐建军,2001)。据统计,每种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语意上都有50%左右的冗余度,其中英语的冗余度为67%~ 80%。可见,要成功地实现双语交流,使译文能准确再现原语信息,对冗余信息的研究不容忽视。从语义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矛盾和语言发展规律来看,冗余的产生不可避免。由于两种信息在思维习惯、语言结构、文化内涵、认知结构、语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在汉英、英汉互译过程中,各自系统会产生或缺少各种冗余信息,如果把一种语言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原封不动地搬到另外一种语言中,这些冗余成分则容易产生过度或不足,造成理解困难,降低交际效率,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英汉互译时为了达到语言流畅,我们有时需要删除冗余信息,有时则需要添加冗余信息。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