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

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疆域控制与行政管理是带动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线模式。循着这一模式,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从都城到省、府、县的较为完善的行政中心城市体系。该体系的演化与区域经济变迁紧密相关。唐代以前,由政治带动商业的城市发展路径是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演化的主要表现。唐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自西北向东南转移,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不得不进行结构内调整,作为其补充的大运河城市开始崛起。明清时期,全国性商品流通渐成规模,地处沿海沿江流通中心的城市随之崭露头角,从而再次推动了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结构性演变,为近代中国新的城市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古代中国; 区域经济; 城市体系
引言:

【引言】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主流是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变迁紧密相关。唐代以前,行政中心城市体系在强大政治因素作用下得以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以服务行政城市为基本目标的城市商业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城市行政级别和规模的限制,行政中心体制的变动也常常会影响区域商业城市的兴衰乃至区域经济水平的消长。古代中国的这种由政治带动商业的城市发展模式自唐代以后出现变化,其明显特征是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重心转移使作为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结构内补充的大运河城市率先兴起。明代中期以后的商业化趋势则促进了以经济为主要功能的沿江沿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再次推动了行政中心城市体系出现结构性演变。由区域经济变迁所带动兴起的经济型城市最终与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一道成为近代中国新的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鲍成志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