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敦煌伯2636 号文书《帝王略论》在学界所引起的关注和热议,虞世南历史比较的评价方式及其对“贞观之治”的推动作用等均得到了揭示,①然而其所受汉魏之际帝王论的深刻影响则尚未有人注意。此期较为完整的论文尚存七篇,分别出自孔融、诸葛亮、曹丕、曹植、丁仪、钟会等名家之手,共涉及夏少康、周武王、周成王、汉高祖、汉昭帝、光武帝等六位帝王。它们无一例外采用的是两两比较的方式,有的题目径称为“优劣论”。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论文在文献著录上尚有触目皆是的错误,更遑论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本文以此七篇论文为中心,探讨帝王优劣论在汉魏之际兴起的时代背景,揭示论文背后的政治寓意,及其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意义。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