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近年来,反生产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变得越发普遍,并成为现代组织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调查表明,有33%~75%的员工从事过偷窃等各种反生产行为,并且这些行为要向高达30%的企业破产负责[1]。在我国,一项关于员工敬业度的调查也发现消极怠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在组织中都不程度的存在。因此,探究反生产行为诱因,总结反生产行为管理策略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虽然学者们对员工为何要从事反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2],但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影响因素,系统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依然比较缺乏。近年来,虽然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具有的伦理特征[3],但这些研究并未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非)伦理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笔者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彼此间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进一步丰富反生产行为的理论研究,也对指导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性大有裨益。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