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

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宗旨或目标是: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服务人生幸福是心理-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心理教育者应提高教育自觉,清晰地理解心理-道德教育理念,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如何服务于人生幸福。
【关键词】心理-道德教育;心育宗旨;人生幸福;心育文化
引言:

【引言】1987 年,我参加修订《德育原理》教材,初步阐述了“德育与心育”关系。该教材于1989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 年我的硕士生连思源的学位论文选题是《心育与德育》( 打印稿) 。1999 年我主编初中和小学生读本“心理与道德教育”共6 册,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我和同行朋友也分别出版了有关论著,主要的如: 2004 年沈贵鹏教授《五种心理教育模式》中论述了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新华文摘》2004 年第20 期转载。2006 年崔景贵博士后研究成果《心理教育范式论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其中第六章“融合型”心理教育“以心理- 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范例,探讨了心理- 道德教育校本课程问题。2006 年我主编“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8 年刘晓明博士后研究成果《视域融合》专门论述德育、心育融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 年《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 第1 期、第6 期分别以“心理- 道德教育”专栏形式刊发系列论文。2011年吉林市教科所启动吉林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本文拟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心理- 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
班华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