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躯体化泛指以躯体症状表达心理不适、并据此寻求医疗帮助的倾向。自汪新建、吕小康( 2010)在国内提出躯体化问题的跨文化视角以来,对于中国人高躯体化报告率的文化心理学解释已有意象思想、医患关系和医学因果判定等多角度的本土化解释( 吕小康、汪新建, 2012, 2013)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躯体化表达在中国人的疾病体验与求助行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合理性,并对如何看待中国人的高躯体化报告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