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以下缩写为ERM)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大量公司都将ERM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工具①。近年来,著名企业评级机构也将ERM 作为对企业评级的基本评价因素,如标准普尔在2008 年第三季度引入反映ERM 的关键指标进入全球企业信用评级体系②。穆迪公司将建立ERM 系统作为对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评级的重要因素③。COSO 在2004 年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标志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的到来④。然而ERM 能够得以成功的道路很漫长,这既有操作层面的原因,又有理论层面的因素。从理论上讲应如何考量ERM 实施效果?从实际操作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ERM 实施效果呢?事实上,不同ERM 方案体现为不同的实施效果,对ERM 效果进行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⑤。目前国外对ERM 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有两类研究思路:第一类研究主要是利用公开数据采用单一指标测度和分析ERM 实施效果的。如Gordon 等认为ERM 实施效果评价可借助于公司经营结果变化来表现,如当实际比预期销售额有所增加时说明企业有较好的ERM 效果⑥;还有学者利用股票市场反应来考核ERM 的实施效果,包括市场对评级公告和标准普尔评级改变的反应。例如,Baxter 等用标准普尔质量评级度量ERM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ERM 实施效果呈显性正相关关系⑦。第二类研究主要是借助调查问卷及访谈数据分析综合测度ERM 实施效果,其测度方式有的按等级测评,有的设计指数等。如Nocco 和Stulz将ERM 分为5 个等级进行测评,包括没有ERM 计划、正考虑实施ERM、正着手实施ERM、正在实施ERM 过程中、ERM 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Gordon 等设计了ERM 指数用以评价企业的ERM实施程度⑧。Calandro 和Lane 依照BSC 思路设计了ERM 记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角度设计指标,综合评价ERM 实施效果⑨。Desender 从COSO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7 要素入手构建指标体系,对7 个维度赋予相同权重来评测ERM 实施效果。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