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更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2013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就农村环境而言,实现村容整洁,不仅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也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比较落后,村内普遍没有排污系统、垃圾池,在一些地区的农村污水横流、私搭乱建、缺乏规划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据统计,目前乡镇企业的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1]。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突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十分有必要针对改进农村环境卫生展开相关研究,找出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各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对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扫清障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