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新媒体环境对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对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 要】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体现出“去中心化与再组织化、开放性与多元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点对农村青年群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因其生活区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领域等方面的限制而对其形成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势与盲从”“简单与沉迷”以及“肤浅与冲动”等特征。对此,需从农村青年群体自身潜力开发和政府、社会引导等主客体两个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农村青年群体;价值观
引言:

【引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我国农村青年(15 岁-3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5.33%,约2.07亿人。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乃至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青年群体都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手段正在快速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和“思想鸿沟”,农村地区信息“边缘化”的局面正在加速改变。但农村青年群体在生活区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领域等方面的局限将直接影响到其对新媒体信息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过程;新媒体环境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关键时期的农村青年群体将产生巨大冲击。因此,探索政府、社会以及农村青年个人等层面的合理性应对策略,引导农村青年群体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意义重大。

作者:
姚冰;彭振芳;郭冬岩
作者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北联合大学校长办公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