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基于灰色理论的福建海洋产业结构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福建海洋产业结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海洋是重要的国土资源,福建作为海洋大省,建设美丽海洋势在必行。发展蓝色经济是建设美丽海洋的主要支撑,而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灰色理论,对福建海洋产业结构进行关联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海洋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和促进; 陆域第一产业影响海洋产业的发展; 海洋三产结构将由“三二一”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针对分析结果,从资源、科研力量、公共设施和海洋文化四个方面为福建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思路。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 灰色预测模型; 福建海洋产业; “二三一”模式
引言:

【引言】21 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海洋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和新能源要地,美丽海洋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美丽海洋,不能仅靠外表美丽,还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强则生态美,经济强则百姓富,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美、人文美和生活美。福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拥有优越的海洋区位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海洋环境承载力等优势。2012 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为5220. 0 亿元,占全省GDP 的26. 5%①,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0. 4%,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福建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国务院也明确支持福建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这为福建做好“海”的文章,保护海洋生态,传承蓝色文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美丽海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那么,如何发展海洋经济? 习近平同志在2001 年就强调,“产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的生产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②。张红智等③ ( 2005) 、孙才志等④ ( 2007) 主张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不被破坏,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那么,海洋产业结构应以什么模式发展为最优? 殷为华等⑤ ( 2011) 研究表明,世界海洋产业结构已向“三二一”模式转型,而中国的海洋产业结构也基本是“三二一”的发展模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地区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的,海洋产业结构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王丹①等( 2010) 认为,“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在对现阶段主导产业进行优化的同时,要为潜导产业留下发展余地”。董辉② ( 2013) 对比了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和海南五个省份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认为各省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化不一致。林筱文等③ ( 2011、王端岚④ ( 2013) 研究表明,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模式,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海洋经济发展要以第三产业特别是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为支柱产业。本文运用Matlab 软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和灰色GM ( 1,1) 预测模型,分析福建省海洋三大产业与陆域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预测2012 - 2021 年福建省海洋总产值和海洋三大产业的比例,并针对福建省海洋资源与经济发展情况,探索如何优化福建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作者:
陈婉婷;廖福霖;罗栋燊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