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斑驳化反讽”

论“斑驳化反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小说叙事中,“单面极化反讽”,被反讽的对象和内容明确,其特征是让主人公荒谬行为不断升级,“斑驳化反讽”往往暧昧、模糊,既有嘲讽成分,亦抱有感伤、欣赏的成分; “唯美化反讽”是对所有人事充满了理解和谅解的反讽,“斑驳化反讽”则是各种情感相互牵制,反讽的界线不断变化,是一种不断将反讽的对象推向“绝境”的反讽。
【关键词】单面极化反讽; 斑驳化反讽; 唯美化反讽
引言:

【引言】克尔凯郭尔认为: “反讽者时时刻刻所关心的是不以自己真正的面貌出现,正如他的严肃中隐藏着玩笑,他的玩笑里也隐藏着严肃,这样,他也会故意装作是坏人,尽管他其实是个好人。”①这里所说的“严肃中隐藏着玩笑,他的玩笑里也隐藏着严肃”正是反讽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关于小说中的反讽修辞,依然有诸多问题值得推敲: 反讽的“严肃性”中所包含的锐利的批判性是否意味着反讽所创造的精神优势可以所向披靡? 反讽的“严肃性”是否可能被反讽的“玩笑性”所消解、调和? 反讽的“玩笑性”即反讽的戏谑性在不同作家的表达系统中,其戏谑性情感与文本的其它情感的关系如何? 本文将通过福楼拜、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的小说文本提炼出关于反讽修辞的诸多观点,意在表明: 反讽修辞在不同作家的艺术表达系统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反讽修辞,既有巴尔扎克式的“单面化反讽”,亦会出现福楼拜式的“斑驳化反讽”,而普鲁斯特的“唯美化反讽”则将反讽升华到一个精致华美的美学境界。当然,反讽的特征远非三种反讽样式所能概括,但这三种反讽样式的不同表现,却能启迪我们对反讽修辞的认识: 在小说艺术领域中,反讽如何发挥作用,不能单看反讽本身,而是要分析反讽与文本中其它情感的关系。反讽的效果,是通过反讽与其它情感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确定的。

作者:
余岱宗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