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吉林省国有林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调查分析—基于4 个林业局101 户林业家庭调查

吉林省国有林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调查分析—基于4 个林业局101 户林业家庭调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Social Sci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所属4 个林业局中101 户林业职工家庭,对其参与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政策知情、参与、执行、需求、评价及建议等。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森林抚育试点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抚育补贴标准偏低,专业技术薄弱,职工对抚育试点了解不够,抚育任务下达时间紧、任务完成有困难。提出提高森林抚育补贴标准,加强营林人员技术培训,强化宣传教育等建议。
【关键词】森林抚育; 补贴试点; 抚育标准
引言:

【引言】森林抚育是指在森林达到成熟龄以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进行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环境条件,以提高森林生产率的一系列措施[1]。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是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国家财政支持林业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政策[2]。2009 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这是深化林业改革、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林业集约化经营的重大举措,是促进森林保护、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国有林业单位解决富余职工就业和生活困难问题,及弥补林业投入不足的有效办法[3-4]。根据吉林省森林工业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吉林省现有中幼林523 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65%,低质、低效林比重较大,林地平均蓄积量不足林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 /2,开展以中幼林抚育为重点的森林经营潜力巨大[5]。吉林省国有林区是全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最早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东部重点国有森工企业的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情况的详细调查,跟踪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试点政策落实情况,分析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立健全吉林省森林经营相关标准、技术规程和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
王利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林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