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环境伦理教育要从培养每个人的合理生活习惯着手,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和道德风尚,改变现代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环境伦理教育是我国目前解决环境问题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高校从事环境伦理教育教学工作,曾经沿用传统知识化的教学方式,梳理环境伦理的发展脉络、逻辑体系、理论思辨等方式,却很难体现环境伦理教育的自身特点,其中原因在于忽视了环境伦理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向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较理论伦理学是一种新型伦理学思想,它把伦理学的世界观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使人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决定了环境伦理教育应该超越知识教学方式,关注实践性的生态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环境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内在统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