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两种不同形态的同一性思维

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两种不同形态的同一性思维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cti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 要】Tautologie概念,汉语一般译为“重言”,但此译法未能把此概念最根本的“自我相同”或“同一者”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这一理解下的重言,无论在逻辑学、修辞学还是哲学讨论中向来都带负面意义。然而后期海德格尔却独树一帜地回归到Tautologie“同一”这一原始意涵,他甚至把自己的思想称为“同一性思维”,并视之为“根本意义的现象学”,其循正面意义理解和肯定Tautologie之意便最明显不过。文章先陈述问题的历史背景,再从不同角度说明后期海德格尔思想在何种意义下是“同一性思维”,接着说明黑格尔学说在什么意义下也可被视为另一类型的同一性系统。文章指出,正因二者表面雷同、内里迥异的哲学特点,海德格尔几乎每一思想阶段都要与黑格尔划清界限。就如缪勒一语道破,黑格尔简直是海德格尔“如假包换的、持久的和敌对的交谈对手”。文章最后把两种同一性思维加以对照,再做反思评论。
【关键词】黑格尔;海德格尔;同一性;自身同一性;同一性公式
引言:

【引言】自现象学运动之始,“现象学”的性质与界说从来没有定案。大家都看到,几乎所有顶尖的现象学家都自有一套“现象学”的定义。可是,现象学最不确定和最教人困惑的地方,是同一个现象学家在不同的理论脉络和不同的思想阶段中对“什么是现象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众所周知,胡塞尔创造了一系列的形容词,用来描述他心目中的现象学:描述的(descriptive)、本质的(eidetic)、超越论的(transcendental)、静态的(static)、发生的(genetic),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海德格尔并不太热衷于使用“现象学”一词,不过一般而言,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通常被描述为“诠释现象学”(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或“存活现象学”(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如果考虑到海德格尔思想后来的发展,则会发现“诠释”与“存活”再不足以描述海德格尔思想的特征。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否适用。

作者:
关子尹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