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月刊杂志 > 非均衡市场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

非均衡市场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

学术月刊杂志
Academic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早在8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各个方面都紧缺的状况,以刘国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就提出建立一个有限度的买方市场的思想,并把建立买方市场看作是正常开展市场调节的一个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的买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不少论著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从1998年起我国出现了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之类的问题。于是又出现了相反的观点,即将这些导致经济衰退的问题归结为买方市场的表现。①由此便自然推论出改变已经形成的买方市场的结论。本文试图依据非均衡市场理论对买方市场作出科学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买方市场条件下实现宏观均衡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理论; 卖方市场; 通货紧缩; 科尔内; 市场经济体制; 过剩经济; 消费者主权; 非均衡; 总需求不足;
引言:

【前言】998 年以来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最明显的特点是1998 年的出口增长率由1997年的20.9 % 陡降到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由1997 年的10.2% 陡降到6.8%,价格总水平截至1999年7月连续2个月的负增长。与此相联系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8.8%降到7.8 %在说明造成这种不景气经济的原因时, 便涉及到对买方市场的估价问题。一些论著将近年来出现的总需求下降及与之相伴的价格负增长等问题归结为买方市场的形成。我认为这个断言是不准确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把买方市场误认为宏观经济学概念。

作者:
洪银兴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副校长、教授、博导经济学博士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