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管制与因应—出土文物所见汉代宗教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管制与因应—出土文物所见汉代宗教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存在有一批宗教题材的画像和铭文,为考察早期宗教、社会与权力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和消除以前研究中的诸多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体现了宗教管制与宗教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说明宗教是人的重要精神需求,不能长期受压抑或得不到满足。汉代只允许儒教独存而其余全被罢黜的宗教管理模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宗教管制目标,宗教信仰方面的垄断并不能导致其他信仰无法存身。宗教高压不能改变人们信仰的内容,只能改变人们信仰的方式。严刑峻法并不能有效降低人们的宗教热情,当儒教不能满足人们的宗教需求或不能符合人们的口味时,信徒便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限制进行超越。
【关键词】出土汉画; 宗教管制; 信仰形式; 宗教关系
引言:

【引言】汉代宗教既是宗教史和两汉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众多学者近年来特别关注的前沿热点。在这片热土上,尽管思维光新、形制厚重的佳作层出不穷,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早期资料匮乏且其来源一直都没有得到过有效开拓,所以对在汉代特殊的宗教管制机制下宗教与官府、信徒、政治、社会权力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多重复杂互动情态却不甚了了,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早期宗教现象和宗教活动的真相,使相关的研究显得既不够全面也不够完善。最近,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我们在汉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批反映早期先民宗教信仰内容的画像和铭文( 习称汉画) ,为我们考察早期宗教、社会与权力关系的总体态势和消除相关研究中的诸多疑问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表现宗教信仰题材的汉画,在豫皖、齐鲁、苏浙、晋陕、川滇等地均有出土,数量相当可观。这些汉画所反映的汉代管制机制、宗教管制效果和社会对相关管制所作的反应等,较之正史显得更丰富、真实、细致、直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受宋人郑樵“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1]1825 隽语的启发并针对当前学界在汉代早期宗教研究上的薄弱环节,本文意欲从与两汉相融的视境,探赜索隐,抉要发微,在宗教文化与政治文化的相依互动中对汉代早期宗教信众动态因应权力的复杂多层性行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管窥蠡测之处,还望方家赐教。

作者:
刘克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