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基于ARMA 模型的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及其预测分析

基于ARMA 模型的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及其预测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1998—2012 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消费的倾向、信息消费的系数、信息消费结构等指标对比分析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发现城乡居民信息消费虽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两者的差距也显而易见。故通过构建ARMA 模型,对两者的差距进行拟合并作出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居民间的“数字鸿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基于此,在维持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示范作用的前提下,应从提升农民信息消费能力、构建完善的农村信息消费环境等方面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关键词】信息消费; 城乡居民; 数字鸿沟; ARMA 模型
引言: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我国的信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信息产品、信息服务日益丰富。加之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亦与日俱增。但据统计,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只有35%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 的居民消费率相比仍相差甚远。这不仅受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更与我国长久以来的经济发展思路、传统产业结构有关。因此,培育新兴消费业态、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已是大势所趋,而作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信息消费以其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国家调结构、扩内需的新武器。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消费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本文从消费学的角度,将信息消费定义为在一定的信息消费环境下,信息消费者为满足信息需求,对信息产品及其服务进行精神消费为主的消费活动。关于居民信息消费的研究,常见的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关于信息消费特点、现状及问题的纯理论研究; 有关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有关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地区、城乡差异研究。

作者:
吉丽;黄卫东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