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从电子媒体到数码儒家

从电子媒体到数码儒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不论是19 世纪兴起的模拟媒体,抑或是20 世纪崛起的数码媒体,对于我国来说最初都是舶来品,也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使传统儒学深陷危机,又为其变革与传播创造了新的契机。新世纪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数码儒家。
【关键词】电子媒体; 数码媒体; 儒学; 数码儒家
引言:

【引言】我们所说的电子媒体是19 世纪以来先后两次信息革命的产物,包括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以至于当今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全球定位系统等。以电磁波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信息革命率先在欧美拉开序幕。这次信息革命既使传统儒学面临冲击,又为其传播创造了新的契机。继之而起的第五次信息革命以计算机发明为标志,爆发于20 世纪中叶,如今仍在深入发展。它们不仅对推动西方社会现代化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单单是说电子媒体种种日新月异的实际用途,而且是说它所代表的具有摧枯拉朽之力量的趋势: 速度,光的速度,通过加快信息传递而加快社会运转的速度; 连接,电路连接,通过各种设备的互通而打破各种社会樊篱的连接; 技术,电信技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较量而体现综合国力的技术; 共享,信息共享,通过公众参与而改变社会现状的民主进程……新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数码儒家。

作者:
黄鸣奋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