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2009 年1 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构想,物联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巴马积极回应了“智慧地球”构想,将其提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从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2009 年8 月,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新区时提出“感知中国”中心战略,我国也正式将物联网建设升级为国家级战略,视其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2010 年10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出台,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里的重要一项被列为其中,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此背景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区纷纷推出了地方性规划和政策来推进当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也纷纷加大了对传感器和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无论是物联网产业政策环境还是产业技术积累都展现一种突变。本文重点关注自2009 年起在世界范围内的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热潮影响下我国物联网概念企业的生产率变化,并讨论生产效率变化的原因,同时对当前的合理生产规模进行分析。文章采用结合DEA 效率分析的Malmquist 指数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来自2008—2012 年我国物联网概念股份制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