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古代中国的防灾问题试探

古代中国的防灾问题试探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古代中国人在与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事前预防对于抗灾减灾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了大量可行的措施,制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法规。古人预防灾害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为本的思想;二是积储备荒的思想;三是重视水利的思想;四是崇尚节俭的思想;五是环境保护的思想。而古人为了贯彻“重在预防”的理念,又在发展农业、扩大仓储、兴修水利、保护环境等方面制定颁行了大量的法规,对预防灾害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应该说,中国古代社会发达的农业文明与上述观念和制度的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其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预防灾害; 以农为本; 积储备荒; 兴修水利; 环境保护; 崇尚节俭
引言:

【引言】所谓“灾害”,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因素所导致的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祸害,包括“天灾”与“人祸”两个方面。澳大利亚学者W·尼克·卡特指出:“灾害是突发的或逐渐积累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它的侵害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受影响的社会必须对它采取专门的对策。”我国学者认为,灾害具有以下特征和内涵:( 1)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灾害是一种不幸事件;( 2) 这种不幸体现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上,如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损失和破坏等等; ( 3) 导致灾害的原因既可能来自自然,也可能来自社会; ( 4) 这些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力超越了人们的抵抗力。[1]4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据学界统计( 如《中国救荒史》等书) ,自公元前18 世纪至公元20 世纪的三千多年间,中国发生各种自然灾害五千多次,平均每半年一次。在与各种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理论思考还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均展示了一种深刻的智慧。可以说,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各种灾害的斗争史。以下,笔者对中国古代预防灾害的思想与制度进行了考察,以期为今天的预防灾害法制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
崔永东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