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祸篡不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常态,清初学者顾炎武直言,与春秋时代相比,“七国绝不言礼与信矣”,也“绝不言王矣”(《日知录· 周末风俗》),可见战国时代的政治形势已与西周大不相同,变化也最为剧烈。墨子面对纷争动乱的社会现实,迫切渴望息争止乱,因而“一天下之和”自然成为其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从具体的制度设计层面来看,这里的“和”既可以作为一种伦理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制度推演的政治过程。作为伦理存在的“和”是墨子渴望达到的一种和谐统一的社会状态;作为一种政治过程的“和”则是消除社会冲突的政治统一过程。二者何以统一呢? 墨子选择了颇有政治意境的一条路径,在其看来,以“一同天下之义”来统一协调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而在政治实践的路径选择方面,墨子大力倡导“贤人之治”,以此来实现政治统一,从而达成社会存在的理想状态。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