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江苏省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比分析的视角

江苏省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比分析的视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 要】农户借贷是农村金融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以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划分为出发点,结合江苏省农户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农户获得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贷款的影响因素。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受信息条件的制约,发放贷款时看重农户的家庭收入、抵押品价值、担保情况等要素;非正规金融机构在获取农户信息上更具有优势,对借贷农户的考察除了家庭收入等资产信息外,农户的社会资本、个人技能等因素也会被考虑。研究表明:影响江苏省农户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农户的抵押情况以及担保情况;影响农户获得非正规金融渠道借款的主要因素有农户的家庭收入、户主技能、户主声望、农户担任乡村干部情况以及农户的担保情况。
【关键词】农户借贷;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引言:

【引言】1994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也被引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户经营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始终存在金融抑制和金融供给不足等现象,农户的资金需求很难获得较好的信贷支持。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金融组织主要是指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法定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主要是指民间借贷组织[1]。正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然而由于交易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正规金融机构认为面向农户的贷款收益率颇低,逐渐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户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减弱[2]。以江苏省为例,2009 年,全省国有商业银行获得的农业存款有7.36 亿元,而农业贷款总额为9.87亿元;农村信用社获得的农业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总额为1862.11 亿元,而农业贷款总额仅有606.71亿元[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小,并且从整体上看,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巨大缺口。在这种背景下,非正规金融便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并呈现不断壮大的态势。自金融改革以来,江苏省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截至2011 年底,江苏省涉农贷款余额达1.8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20.46%;且借款渠道以非正规金融渠道为主,据统计,江苏省小贷公司贷款余额于2011年底超过850亿,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正规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业务也在不断发展,相比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对农户贷款需求的满足力度较小。

作者:
刘荣茂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