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当现代主义运动在20世纪初的巴黎如火如荼展开之时,意大利艺术家终于无法再沉默下去了。他们试图利用一场狂飙式的运动来引起世界对其的注意。他们之所以选择了“未来主义”(Futurism),是因为他们的艺术曾有过辉煌的过去。而这一过去曾是整个欧洲效仿的对象,如今却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耀,反而成为被现代艺术抛弃和嘲弄的对象。与其让巴黎的先锋人物来诋毁和抹杀罗马曾经的艺术成就,不如自己亲自实施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颠覆和自我否定的革命运动。自我批评本来也是现代派艺术成就自身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失去了罗马作为艺术朝圣地的地位,意大利人才转而投向充满新的可能性的未来。1909 年,菲利波·马里内蒂(EmilioFilippo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在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波菊尼(UmbertoBoccioni,1882-1916)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意大利艺术家在砸碎和破坏固有文化之时,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则以爱尔兰流亡艺术家的身份,在欧洲大陆上寻找着转变身份的契机。与未来主义的狂热和大胆相比,乔伊斯谨慎和观望的态度显得尤为保守和落后,他的文学创作依然沿袭着已被未来主义者抛弃的欧洲传统。直至1922 年出版的《尤利西斯》,才为他赢得了现代主义艺术家的称号。而书中对未来主义的借用也是促使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