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上海证券交易所A 股市场隐藏性交易实证研究

上海证券交易所A 股市场隐藏性交易实证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 股市场所有股票的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隐藏性交易行为,证实了纯指令驱动市场中也存在隐藏性交易现象。但与纽约证券市场的知情交易者将交易指令集中于中等规模的交易以隐藏自己的知情者身份有所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知情交易者在市场上升时期将交易指令分解成较小规模的交易进行成交,而在市场下降时期则倾向于选择较大规模的交易指令,这表明不同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对知情交易者提交策略具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隐藏性交易;知情交易者;高频交易数据;指令驱动市场
引言:

【引言】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一个最本质的假设是存在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价格是市场投资者信息博弈的结果。知情者以其信息优势,通过交易在市场中获利,而知情交易者所获收益恰是非知情交易者的损失。知情交易者一方面受到来自其他知情交易者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流动性的约束,因而其会采取隐藏性交易策略。隐藏性交易指拥有私人信息的知情交易者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会分期进行交易,而不是采取大额交易一次兑现其全部私有信息的价值。Kyle建立了一个经典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知情交易者为获取更高的信息性收益,策略性地将大额交易分解为多笔小额交易,在不同的交易时期逐渐提交指令完成交易。[1]Admati 和Pfleiderer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知情交易大多发生在一天中交易量和波动性较大的时期,以便知情交易者更好地隐藏自己的行为和私有信息。[2]Barclay 和Warner 首次提出“隐藏性交易假说”,指出知情交易者为了避免被市场上其他参与者识别,倾向于将自己需要提交的指令分解为一些中等规模的交易指令,但小规模交易指令增加了私有信息由于泄露过快而没得到及时利用的机会风险,大规模交易指令又极有可能因推动市场价格变化的幅度过大而增加流动性成本。

作者:
刘善存;林德琼;宋玉涛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英大长安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