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

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中国大学精神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在守望自身逻辑发展的基础上,吸纳了西方大学精神的精髓,不断地融合、创新,形成了近代大学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这些大学在其校长的先进治校理念倡导下,造就了可贵的德治精神、自由精神、自治精神与爱国精神,并对中国近现代大学精神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校长; 德治; 自由; 自治; 爱国; 大学精神
引言:

【引言】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和选择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的结果,是以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大学精神为基础,借鉴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的本土化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先驱者。因此,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内涵是中西大学精神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李玉胜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