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政治哲学史中“市民社会”概念之嬗变—从卢梭到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发展历程

政治哲学史中“市民社会”概念之嬗变—从卢梭到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发展历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卢梭通过布尔乔亚批判地界定了市民社会概念,对即将出场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古典主义的批判运用,这是辩证法在政治哲学史中预见性的、非自觉的运用。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理论中,以自由为伦理基础的市民社会概念最终通过辩证法的自觉运用被置入了历史主义体系中。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中统一了革命性与抽象性的辩证法,最终使得市民社会跨越物质自由与伦理自由成为可能。市民社会本质的此岸性,以及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现实关系最终随着马克思对辩证法的彻底运用而被揭示,即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被把握为论证人类从异化现实解放的历史环境与物质基础。
【关键词】市民社会; 辩证法; 马克思; 卢梭; 黑格尔
引言:

【引言】市民社会的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以城邦共同体的定义跃入了政治哲学史,但是随着生产关系和政治形态的演变,从14 世纪开始,市民社会( Bourgeois Society) 的概念才开始具有了城市自治共同体和公民社会的含义,并与政治国家相对立。当怀着古典主义情怀的卢梭( Jean - Jacques Rousseau) 试图在资产阶级大革命成功的前夜从正反两方面批判市民社会的同时,他无意中实现了辩证法在政治哲学中的不自觉运用。然而,只有当黑格尔继承了他的遗产并将辩证法自觉运用于市民社会批判中,才得出了关于市民社会真正“历史主义”的概念。卢梭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思想图式共同揭露了启蒙精神的内在矛盾,而矛盾的和解最终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到实现,并通过实践回顾了现实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市民社会概念神秘主义的一面终被解蔽( Unverborgenheit) ; 并在政治经济学中被依寓于现实生存而呈现( Anwesenheit) 。

作者:
张文喜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