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对米歇尔·马费索利后现代部落理论的研究

对米歇尔·马费索利后现代部落理论的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米歇尔·马费索利认为,多形态的社会本能已经出现在长期定义了现代性结构的同一性背后,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性基础的价值开始萎缩,新的价值逐步占据上风。理性的逻辑让位于感情的逻辑,功能的逻辑让位于角色的逻辑,机械的逻辑让位于有机的逻辑,未来的逻辑让位于当下的逻辑。部落成为感情共同体的隐喻,它不仅构成了后现代性的社会基础,而且促成了对于时代精神的创建。
【关键词】米歇尔·马费索利; 部落; 社会本能; 后现代性
引言:

【引言】法国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勒内·笛卡尔大学教授米歇尔·马费索利( Michel Maffesoli,1944- ) 认为,目前的我们正在建立一种与世界、与他者的新关系,正在经历一种与自18 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现代性时代不同的文明。这也是一种回归,一种被欧洲人认为是已经超越了的,被现代理性主义以“进步( le progrès) ”的名义抑制了的“非理性( non - rationalité) ”的回归。个人整体观念引发关注,整体论的思想被重新提及。虽然这一切表现的仍然有些无序,却也正好突出了现下的人们对于“活着( vivre) ”的重视和对于“陌生( l’étranger) ”①的接纳。换言之,这些都是被马费索利称作是“后现代性( la postmodernité) ”的表现。后现代性、现代性之后,在马费索利的哲学中,这个术语是对变化的描述,而非对时间的确认。因此,它指的不是现代性的那种以严格归类的方式对同性质事物的共存进行的认识活动,而是指对那些能够记忆根系( les racines) ,能够返回自然本质事物的共在( l’être - ensemble) 所展开的探究。简言之,就是被马费索利称作是“积极寻根( enracinement dynamique) ”[1]( P27) 的东西。由此,部落成为感情共同体的隐喻,除了能够获得共享的价值观外,人们还可以从中找回自身基本的价值观。

作者:
许轶冰;波第·于贝尔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法学院;贝尔第·阿尔布雷希中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